科学研究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要:

起源于生物学的生态位理论, 对于生态系统中某一个体或群体寻找最适宜的生态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如何定位合适的生态位。通过从资源、环境、需求、时空四个维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位, 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弱势生态位现象, 从拓展资源生态位宽度、优化环境生态位状况、赢取需求生态位优势、丰富时空生态位层次等方面,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生态位,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早在1917年, 生态学家格里耶 (Joseph Grinnell) 就明确提出了生态位术语, 指出在整个大的生态环境中, 每个物种都有着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的独特生态位。 (1) 哈钦森 (Hutchinson, G.E) 提出了著名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 实现了生态位各因子指标量化, 将抽象的理论实践化, 为生态位理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2) 现如今, 生态位的概念已经远超生态学、生物学的范畴, 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各方面, 包括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城市群协调发展等领域。尤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 生态位理论被运用在旅游发展领域, 包括运用生态位理论优化旅游生态系统、研究旅游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趋势等, 对旅游业的进一步探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 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探究非遗保护, 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目前仍较少。同时, 随着文化生态理论传入我国, 许多学者将文化生态理论运用到非遗保护中,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非遗实行整体性保护的可行性。例如, 黄永林等分析了非遗所面临的文化生态危机, 对完善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3) 陶长江等将文化生态与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 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4) 虽然文化生态理论与生态位理论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究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但二者又有所区别。文化生态理论偏重于整个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 而生态位理论范围更为宽广。在现代社会中, 每一种非遗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 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因此, 基于生态位理论, 为非遗在现代社会空间中探寻合适的生态位, 可有效解决非遗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两难困境。

一、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理论

(一) 生态位宽度理论

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资源总和, 具有广生态位的物种可以利用周边大部分资源, 反之则为狭生态位。 (1) 在非遗的生态系统中, 生态位宽度主要指非遗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该能力与非遗资源的挖掘利用程度有关, 因为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越充分, 非遗适应环境变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其生态位宽度越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资源, 依托当地自然山水环境, 通过与旅游结合, 或者借助便捷的互联网渠道, 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在保护非遗的同时, 又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此时, 非遗也可以更好的整合利用外界资源, 适应环境的发展, 从而形成广生态位。因此, 对非遗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 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 形成广生态位, 是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二) 生态位态势理论

生态位态势理论指出, 生态环境中的每个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势”两方面的基本属性。“态”是指生物单元本身的基本状态, 是该单元在外部环境等作用下发展和累积的结果。“势”指生物单元对周边环境作用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2) 二者结合, 全面反映了该生态单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特征、功能和地位。对于非遗而言, “态”主要指非遗的资源禀赋特点、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以及非遗本身发展所积累的群众基础, 反映了非遗目前的生存状态。“势”主要指非遗的对外传播力, 以及对本地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影响力等。根据“事物永恒发展”的哲学原理, 非遗需要在自身的发展中, 不断积累优势资源, 增强其自身的生命力和对外影响力。

(三) 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理论

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相同的生态位, 他们会因为相互之间的资源争夺而产生竞争, 最终一方会被部分甚至完全挤出重叠的生态位。而生态位分离理论是指当两个物种因为相似而占据相同的生态位时, 其中一种物种就会选择相应的进化策略, 包括“泛化”和“特化”两种。“泛化”是指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时候, 物种会选择更广泛的食物种类, 从而求得生存。而“特化”是指在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 物种会追求最优质的资源, 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 (3) 在非遗领域, 生态位重叠主要是指非遗保护与开发存在的市场定位、开发模式相同, 从而导致重复开发、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特别是相同类型的非遗, 如果不注重特色挖掘和求新求变, 就可能人为的加剧非遗生态位重叠的情况。因此, 针对同类型的非遗开发, 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 创新“泛化”或“特化”开发模式, 并进行市场分析,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四) 生态位扩充理论

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生物单元都具有无限增长的潜力, 这种增长的潜力带来的生态位增加被称为生态位扩充。 (4) 该理论运用到非遗领域, 是指每一种非遗通过自身的演变, 以及人为的创新和开发,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生态位扩充。但是, 生物系统中的生态位大多是生物单元对其发展空间的被动继承,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性和绝对性。而非遗是以传承人为载体, 具有可塑性与渐变性, 因此大多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生态位扩充理论也为实现非遗资源优化, 创新非遗开发传承模式等目标提供了借鉴。

二、非遗的生态位构成

(一) 非遗生态位的内涵

非遗的生态系统是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单元, 不仅包括非遗内在的资源禀赋, 地域空间分布、特定的环境空间, 以及积累的文化、品牌、形象等内部条件因素;还包含与外在单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关系, 包括非遗的需求状况、受众群体、技术条件及相关政策制度等外部关系因素。因此, 非遗生态位主要由非遗的本体条件及其外部关系两方面构成。

(二) 非遗的生态位构成

基于对非遗生态位内涵的分析, 其生态位应包含四个维度, 即资源生态位、环境生态位、需求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 如图1所示。其构成要素基本涵盖了非遗的本体条件和外部关系, 是决定其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子。

 

1 非遗生态位构成

1. 资源生态位。

作为非遗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生态位因子, 它主要包括非遗自身资源层面和资源开发利用层面。首先是相关地区拥有非遗资源的丰富程度, 以及非遗自身所积累的特色和内涵。其次是当地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最后,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等生态位扩充方式拓展生态位宽度, 使非遗拥有更丰富的资源生态位。

2. 环境生态位。

主要包括非遗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交通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信息技术环境等外在发展条件。当前很多少数民族非遗在地理分布上仍处于偏远地区, 交通环境有待改善。同时, 信息技术环境对非遗在互联网时代的保存、开发与传播都至关重要。利用数字化、新媒体等技术将极大地提高非遗的产业附加值和传播能力。此外, 因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 相关政策和法律环境也是影响非遗发展的环境生态位因子。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与开发给予的资金、人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也是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

3. 需求生态位。

主要包括非遗的受众和传承人两方面需求。受众需求包括受众对非遗所能提供的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以及服务的需求, 反映了一定时期非遗市场需求容量及受欢迎的程度。而传承人的需求则包括传承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一方面是指传承人对身份认定和社会地位、人文关怀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传承人对收入保障、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开展传习活动软硬件条件的需求。作为非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生态位因子, 需求生态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遗的创新发展方向。

4. 时空生态位。

主要包括非遗活动展示与阐述的特定时间与展演空间, 即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不同的非遗活动对时间与展演空间的要求不同。例如, 有些在婚丧嫁娶等场合展示的非遗必须在特定的时段和场所才能展示。这种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非遗的传播和发展。因此, 需要通过多种手段, 有效平衡其时空限制的矛盾。

三、非遗的弱势生态位现象分析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但是, 在非遗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 也出现了一些浪费资源、破坏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使很多非遗处于一种弱势生态位状况。

(一) 资源生态位较狭窄, 非遗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充分

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非遗资源, 但是相比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的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仍有一定的差距。首先, 除了国家及省级非遗资源获得较为系统的保护外, 由于人力、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很多民族地区仍有大量的非遗资源还处在未挖掘, 甚至濒临失传的状态, 这些拥有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记忆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因文化空间消亡、社会发展等原因而逐渐闲置、消失。例如, 文化部在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显示, 截至2015年8月31日, 全国共有348个剧种, 另外19个剧种已消亡。 (1) 这些剧种中被人熟知的约50多种, 其余大部分依然面临着无演出团体、无艺人或有个别艺人、无传承等境遇。

其次, 许多非遗因受到社会发展和全球化冲击, 其生存状态岌岌可危。特别是一些按照习俗不允许外传的技艺、手艺, 由于传承的限制而基本失传。还有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 因大多没有文字, 再加上汉语的普及, 很多也逐渐消失, 同时依托这些语言为载体的民歌、民间故事等非遗资源也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 由于缺乏对本地非遗资源的特色内涵和优势的充分挖掘和创新, 导致了其适应外来冲击的能力大大降低, 形成了较窄的资源生态位。最后,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 整合力度不够。一些非遗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后, 生存和发展状态并没有起色。归结原因, 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 许多非遗在申报成功后, 并未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 导致非遗开发层次低, 宣传保护也极难见效。

(二) 环境生态位待改善, 非遗可持续发展受限

当前, 我国也在为非遗保护积极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但由于非遗资源往往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较为缓慢, 很多非遗的环境生态位因子还有待改善。首先, 很多地区虽然在区位和交通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也破坏了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其次, 虽然我国在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但是非遗的生活性、社会性及自然性决定了非遗保护法不可能独立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 (2) 因而一些古老民俗文化, 传承到现在, 出现了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制度相冲突的问题, 导致传承人面临触犯法律和社会道德的风险。例如河南新野的猴戏危机就体现了非遗保护法律与现代社会法律制度的不一致。又如河北省的非遗传承人、当地五道古火会的头领杨风申因制作古火会上需要燃放的烟花, 而面临非法制造爆炸物的风险。归根结底, 我国有关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仍有待根据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

最后, 科技是非遗在信息时代进行保存、传播的主要载体和驱动力。虽然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技术拥有很大的优势, 但由于我国非遗数字化起步晚, 目前数字化水平和普及度有限, 存在着数字化技术标准还未统一、专业人员欠缺等问题。例如, 大部分非遗保护中心对资源的保存还是以简单的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为主, 并且资料仅以内部保存为主。一些地区较早保存的数字化资料也出现录音失真、录像老化等问题, 导致非遗数字化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的失真或者缺乏规范的现象。综上所述, 目前非遗保护在政策法律支持、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部分不足, 非遗的环境生态位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 需求生态位把握不准, 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待创新

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许多非遗资源往往作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产业的配套资源, 进行开发改造。但是这些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在与相应产业结合时往往会给人留下千篇一律、内容形式雷同的印象。以旅游景区的大型实景演出为例, 自从广西桂林基于国家级非遗刘三姐歌谣的特色和知名度推出了《印象.刘三姐》系列获得较大反响后,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在各旅游景区迅速发展。很多较好的案例都是基于对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挖掘, 不仅带动经济发展, 提升非遗传承人收入, 也获得游客的广泛好评, 但也存在许多实景演出由于主体相近, 形式相同, 造成对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现象。这些案例存在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遵循生态位分离理论的原则, 对当地特色非遗资源的市场构成、周边竞争者状态和需求状况没有进行准确的预测, 人为造成生态位的重叠。

此外, 传承人作为非遗承载的主体, 我国政府也通过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传承人认定及补贴等工作, 有效促进了传承工作的开展。但目前许多非遗传承难以为继的现象依然存在, 归结原因, 传承人的需求仍需要进一步调研和满足, 主要体现在很多地市级或者尚未认定的传承人较少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人文关怀、传承地位以及传承条件等。同时, 传承人收入过少, 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可, 就会丧失传承的积极性。其次, 一些传统非遗在现代社会中因无法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导致市场萎缩, 传承人收入少, 又会丧失对新一代传承人的吸引力, 最终传承难以为继, 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了需求生态位不足的现象。

(四) 时空生态位层次少, 非遗受众及传播不足

作为非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空间通过特定的时间、地点, 对于非遗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 许多与祭祀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俗相关的非遗, 因为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演述, 随着其民俗文化空间的消失和变迁, 许多珍贵的非遗一方面因时空环境消失而面临着生存困境;另一方面也因为其对时空层次的依赖, 从而导致这些非遗受众较少, 传播范围狭窄。例如,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土家族撒叶儿嗬, 是在寿终正寝的老人出殡前跳的一种丧葬舞蹈。丧葬现场是撒叶儿嗬的展示空间, 也是活态传承的场所, 也正是因为撒叶儿嗬必须在葬礼上展示, 从而导致了传统的撒叶儿嗬在现代社会中受众过小, 进而造成它的弱势生态位现象。根据生态位扩充理论, 许多非遗也可以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 在传播交流中不断地演变, 扩充其时空生态位。

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生态位构建

(一) 拓展资源生态位宽度, 科学指导非遗开发利用

根据生态位宽度理论, 需要增强非遗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程度, 以提升非遗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 进而扩展资源生态位。

第一, 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整理发掘, 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目前全国已发现的非遗资源总量约87万项, 同时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372项, 约占非遗资源总量的0.16%。 (1) 因此, 仍需要由国家牵头, 各基层管理部门负责, 继续加大非遗普查力度, 将那些深藏在民间、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进行开发的技艺和艺术等资源进行创新转化, 建立非遗信息档案。例如, 以全国戏曲普查为例, 截止2017年6月30日, 文化部已完成全国普查基础数据入库, 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平台共收录表格111406份、图片46555张, 通过全面普查, 及时掌握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情况。 (2)

第二, 增强非遗资源特色优势, 加大非遗资源利用程度。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 只有充分扩充非遗生态位的“态”, 才能改善资源生态位因子。因此, 对非遗资源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结合社会需求和现代科技, 将非遗特色优势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中, 使更多的人了解它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可以有效拓展开发利用的空间, 增强非遗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

第三, 协同整合非遗资源, 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同一区域内某项非遗资源开发为主, 联合其他具有特色的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实现资源生态位的进一步扩展。例如, 湖北神农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较为丰富, 其中的神农文化无疑是其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之一。通过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神农文化资源, 联合中医药文化资源、野人传说等民间故事, 开展寻根探源、文化推广等方式, 可以把文化内涵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之中, 使当地的特色非遗资源转变为旅游开发的资本, 实现非遗的生态位扩充。

(二) 优化环境生态位状况, 逐步改善非遗外在发展条件

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 非遗环境生态位状况也可以根据生态位“态”的发展进行优化调整, 改善非遗的外在环境条件, 从而增强生态位的“势”。其环境生态位的扩充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多维度加强非遗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多民族地区基于其原生态的区位和生存环境, 促进了当地非遗的多样性和健康发展。因此, 仍需要重视非遗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当前, 非遗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仍需要政府主导, 当地民众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其次, 文化生态保护强调整体性保护, 除了对非遗本身进行保护之外, 与其相关的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等也体现了当地特色的文化形态。 (1) 因此, 加强非遗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将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视为一个整体, 共同带动整个保护区的文化、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

第二, 进一步完善非遗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是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 我国又相继制定和施行了若干管理条例和意见, 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例如, 2017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更是突显了对中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视;2017年颁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对传统工艺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除此之外, 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也公布了非遗保护管理条例。但由于非遗自身地域性及民族性特征的影响, 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 应充分借鉴猴戏传承危机等事件暴露出的非遗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冲突问题, 结合非遗所在区域的文化特征及遗产自身特性, 弥补非遗法律法规与现代社会制度相融合、相协调的法律缺位问题, 以确保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最终通过增强非遗的政策法律环境生态位因子作用, 更好地为传承人或享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系统的保障。

第三,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 增强非遗保护与传播的科技含量。首先, 在对国家级非遗进行完整记录和数据库存储的基础上, 加强省、市、县三级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和保存, 并建设规范化的数字档案资源库。非遗数字资源的保护成果也需要在完善版权保护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面向社会公开, 并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其次,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非遗的传播和推广, 大力实践传统媒体、网站、微信、微博、直播的共同传播方式。通过突破非遗原有的口传身授的传播形式, 更好地将非遗置入更加多元的技术层面进行传播, 让受众更便捷的获得文化盛宴和精神享受。最后, 针对目前非遗数字化技术规范不统一的问题, 需要加快已制定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的推广工作, 将其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来指导全国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实现资源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三) 赢取需求生态位优势, 精准把握非遗受众和传承人需求

根据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理论, 只有精准把握受众需求, 满足传承人需求, 规避生态位重叠的风险, 才能使非遗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动力, 让珍贵的文化基因不断延续下去。

第一, 非遗发展要适应受众的需求。民众是非遗项目的保护者和参与者, 非遗保护实践一定要聆听民众的声音, 注重民众的诉求。因此, 在新的社会模式下, 非遗传承和发展需要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前提下, 对非遗进行适当的转化与创新, 将非遗资源融入现代生活, 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目前, 许多民间传说、神话史诗等非遗资源被巧妙地改编成电影、动漫, 传统配方经过科学验证之后开发成中医药等产业化开发方式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广西电视台制作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取材广西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故事, 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包装传播, 取得良好的效果。广西百色的民间工艺品“麽乜”传承人, 通过将传统技艺融入到现代生活, 对“麽乜”外形进行创新设计, 并通过拓展网络销售等渠道, 既改善了非遗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 也实现了非遗生态位的扩充。

第二, 非遗开发要立足市场需求, 杜绝盲目重复。针对需求生态位把握不精确的情况, 只有通过生态位分离策略, 才可以有效规避开发雷同、恶性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例如, 中国的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四大名绣的刺绣艺术风格也自然不同。然而, 近年来, 许多刺绣界的专业人士却发现, 四大名绣的艺术风格都渐渐的呈现出向苏绣靠拢的趋势。 (1) 这种趋同化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位逐渐重叠的现象。根据竞争排斥原理, 结果必然是一方被部分或完全的挤出重叠的生态位。因此, 非遗开发一定要遵循生态位分离理论, 保持本地区特色风格, 构建优势的受众需求生态位。

作为非遗的重要实践者, 传承人的需求也是构建优势需求生态位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我国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已经走过十多年的路程,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16年开始, 文化部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提升至两万元。但是由于我国非遗资源基数庞大, 许多传承人在需求改善方面, 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 需进一步加强对省市级传承人的财政经费投入。通过满足传承人的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 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 让传承人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高涨的热情和对非遗的本质热爱, 将非遗传承下去。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传承和展演的场所。例如, 贵州非遗博览馆基于活态展示的理念, 邀请传承人进驻展馆, 并对观众直观、生动的展现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不仅提升了展馆的活态展示水平, 也为艺人提供了传承场所和生活保障。

其次, 加强非遗传承人的话语权。随着我国非遗保护运动的兴起, 政府、学者、各类保护机构、社区等都成了非遗保护的主体, 非遗保护也成了一项学术性、专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在非遗保护事业当中, 政府、学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属于“文化他者”, 传承人才是非遗传承延续下去的最根本力量和源泉。因此, 在推动非遗保护的进程当中, 政府会在某种程度上以官方管理立场来对非遗保护进行指导和要求, 而学者和专家会从历史、艺术等宏观角度对非遗进行研究和评判, 从而忽略了传承人的话语权, 特别是非遗传承人群体在文化权益和生存方面的话语权。 (2) 只有加强非遗传承人的话语权, 聆听传承人的声音, 才能使非遗更好的传承下去。

最后, 改善年轻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提升其传承的积极性。年轻群体是未来非遗传承的主要延续者。传统的非遗传承形式还是师徒相传, 从拜师、学艺到出师有一套完整的程式, 同时也存在各种禁忌或约束。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 尤其是当前年轻群体受网络、家庭教育等影响, 这种传承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招到的学员少之又少。因此, 政府和非遗保护机构可以建立专门针对年轻人的传承培养机制。例如可以依托国家艺术基金的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建立由专业培训机构负责, 邀请资深的非遗传承人进行实践教学为主, 领域专家进行理论教学为辅的培养形式。并且, 通过对学员提供食宿以及一定的经费补助来予以鼓励, 改善非遗传承人新老交替断层, 艺术传承青黄不接的困境。总之, 基于满足非遗传承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以及他们对下一代传承人的渴求, 可有效构建传承人需求优势生态位, 促进非遗的延续发展。

(四) 丰富时空生态位层次, 合理扩充非遗受众和传播范围

根据生态位扩充理论, 对于受到特定展演时段和场所严格限制的非遗, 在不断地传承过程中, 也可通过丰富非遗展演的时空生态位层次, 使其展现出不同的形态, 扩大它的群众基础和传播范围, 实现生态位的扩充。对于土家族撒叶儿嗬而言, 近年来, 通过对传统的撒叶儿嗬进行再加工、创作, 这种古老的舞蹈不仅被改编成巴山舞, 在学校和广场上作为一种体育舞蹈供人们娱乐健身, 而且还变为一种原生态歌舞表演走向了央视舞台, 被大众所了解。这些方式不仅打破了撒叶儿嗬特定展演时段和场域的限制, 也扩大了它的受众基础和功能空间。此外, 湖北长阳等地还开发了多款撒叶儿嗬数字化教学软件在中小学推广, 从而打破时空局限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虽然对传统非遗进行改编、创新, 扩展其时空范围也引起一些专家和传承人的争议,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新的形式也是对原有传承方式的扩充, 不仅扩大了撒叶儿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而且实现了其生态位的扩充, 进而改善了其传播不足的弊端, 促进了非遗在当代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南楼3楼
邮编:430079
邮箱:nrcc2006@163.com
电话:027-6786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