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文,男,中共党员,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9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曾获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黄永林文化创新学生励志奖学金。作为核心骨干成员参与5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项。发表论文CSSCI期刊1篇,普通期刊三篇,其中一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期刊资料。参与《科技创新视域下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并2021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精神觉悟:做好学术的前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不同身份的青年处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但同一的青年身份互动建构着伟大祖国发展的愿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以来,李有文在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党组织、中心举办的各类活动。力求在学习党的理论的同时深刻联系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接合,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学术原野:理想和进取并行
李有文在读研究生期间,深刻贯彻着“青年有信仰”的使命担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学术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学术科研上,他注重专业实践,热爱学术科研。在进入老师课题之初,他认准定位,结合自身兴趣与专业,将研究定位于民俗文化与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村落影像文化志理论与实践研究(20BMZ093)”之中,积累了相关经验。多并结合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从仪式到非遗:石首跳三鼓文化传承研究》,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对石首跳三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学术会议方面,参与到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的筹办之中,作为会务人员与小组召集人,深刻了解到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理论,身体在场的沉浸式参与逐渐形成学术型人格。
在数字文化产业研究方面,还参与到郝挺雷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文化产业链‘互联网+’创新模式研究(19CH193)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CCNU20QN038)之中,先后撰写两篇相关文献综述:《“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数字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分别发表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与《歌海》,其中前者有幸被人大复印报刊《文化创意产业》转载。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李有文进一步提出“文化新基建”的设想,并进一步撰文《新基建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挑战与对策》,论文受邀在“第二届文化创新论坛”学术会议上做会议交流,部分观点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随后进一步参与到郝挺雷老师《科技创新视域下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一书部分章节的撰写过程中,将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融入其中。
基于学术领域的深耕,李有文深刻的体会到一部优秀学术成果的孕育是从平时的学术训练开始的,从阅读、文献综述到小文章、大文章、再到著作,一点一滴,不断积累,方能结出硕果。
到民间去:田野调查寻觅真知与灼见
谈到学术实践的经历,李有文饶有兴趣地提及参与到黄永林老师与徐金龙老师的课题: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智库项目“深化拓展‘两个中心’建设研究”(ZKCG202005)、重庆高新区项目“重庆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链发展报告(2021-2025年)”之中,实地调研走访多地,深入田野、企业、政府部门了解当前历史文化资源运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所掌握的一手资料与相关理论知识的结合,参与撰写的报告最终获得省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采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李有文是个沉稳但不乏敏捷的人,长期学术领域的钻研使他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表示要预先清楚自身的定位,才能指导今后的实践。之所以三年研究生生涯捷报频传、学术成果颇丰,是因为三年如一日的图书馆、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谈及学习,他挥一挥手表示平常的辛苦学习早已不是一种压力,伴随知识素养提升的是自身的豁达与宁静。在他看来,学术并不是生活的一切,但研究生的大部分却可归结于学术。
除了学术,人生还要有远方的诗和田野,当然,有人把学术作为远方的田野,任自己的思想驰骋。如何平衡好学术和生活,李有文并没有将两者混为一谈,而是主张劳逸结合。在平常充实的学习之余,也要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抑或是旅游散心。他坦然,自己也是一个爱玩的人,并不是纯粹的学究心态和形象。同时他也告诫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任何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而忽视了身边的人。
让我们祝福李有文学长毕业快乐,今后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文 赵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