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理论月刊》杂志联合举办文化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年度选题策划会​


为深入研究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2021年11月2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理论月刊》杂志联合主办的“文化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理论月刊》2022年度选题策划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9位专家相聚云端,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在致辞中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期待参会专家围绕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贡献真知灼见和宝贵智慧。

湖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昀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理论月刊》“文化产业研究”栏目创办两年以来,发稿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已经逐渐成为《理论月刊》培育的品牌栏目和新的社会效益增长点。期待各位专家在交流研究成果之余,‌‌对栏目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助推刊物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原院长)疫情背景下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充分预估疫情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一是要调整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顶层设计与当下实际的契合度;二是重视人才培养,注意紧跟新一轮变革趋势,培养专业人才;三是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对理论进行冷静反思,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四是在新知识中寻找新业态,适应‌‌新业态的发展变化。

李凤亮(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艺术学学会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支持力量。以数字文化激发传统文化创新,要关注以下几个面向:一是数字化时代消费主体转向,数字化时代的主流消费受众逐渐转向Z世代的青年消费群体;二是数字内容平台激发传统文化创新,如腾讯在打造“新文创”过程中,通过强大数字平台,将传统文化与新兴的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业态融合,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当下、走近青少年;三是数字传播平台激发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要借助以短视频为主的数字化视听平台进行传播,并遵循平台的规律。如抖音实施了“非遗合伙人计划”,以视频方式加快国家级非遗工艺和文化的传播,提升了非遗产业能级,也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范建华(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学科理论体系的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层面的快速发展与理论层面的研究滞后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尖锐矛盾,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文化产业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文化产业学科理论体系,要在系统梳理文化产业发展历史和经验、总结文化产业成败得失、对比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不同模式等基础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进行规律总结、理论阐释与提炼,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方面,既要强化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界的交流与对话,又要系统梳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色,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多学科的文化产业核心理论;应用理论方面,应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文化产业新业态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化产业带状发展研究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

肖远平(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数字文化产业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围绕符号创作者的创意生产实现去中心化的设计、生产、销售、流通、服务,多种物理形式承载的文化产品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实现了新的价值分配。一方面,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变革升级、知识产权意识增强、网络支付习惯养成、商业模式快速更新、高速物流网更加智慧等,要求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数字文化产业必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方能实现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技术变革消解了不同媒介和传播形态的界限,尽管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围绕其生产的文化产品可能经由多种不同的物理形式传输,但围绕数字文化产业形成的复合型、专业化的高效组织生产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彻底。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不仅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有重要价值,也可以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新动力,提供新机遇,培育新业态。

李炎(文旅部云南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引领区域社会发展,尤其对城市转型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文化旅游产业‌‌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脆弱性以及在不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的差异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的作用:第一,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从丽江个案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成为国际关注的旅游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转型作用。第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高品质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城乡资本、人才流动带动了城市的高速发展和转型,‌‌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第三,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第四,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区域的差异化发展,不同的文化偏好、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以及不同的产业发展的基础,‌‌使得不同的城市群发展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的格局。第五,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从相对单一的产业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向多元的理性审视,可能是我们在面对疫情,尤其是“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近中期发展当中‌‌可能需要关注的问题。

王金会(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学科执行主编):目前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整体发展较快,研究比较聚焦,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依据人大复印资料年度索引,各类学术集刊、期刊、报纸在‌‌2010年刊发了‌‌文化产业论文800篇左右,‌‌之后发文数量逐年上升,‌‌现在的发文数量基本稳定,‌‌每年刊发‌‌文化产业论文1200篇左右。‌‌2010年到2021年‌‌11年共计刊发12,000‌‌到15,000篇左右‌‌文化产业论文。2010—2020年文化产业焦点问题有:文化产业概念辨析、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IP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等。‌‌文化产业‌‌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问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如‌‌创客问题,IP产业问题等;二是没有深入到具体行业中,大多流于表面的观察。‌

‌‌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湖北大学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优秀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因,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是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创意”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手段和窗口。以武汉军运会开幕式节目的创意和编排为例,从传统文化视角对它进行解剖,会发现将巧妙创意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传统文化要借助现代文化产业,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第二,在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拥有开阔的视野,又要展开细致入微的研究;第三,在文化创意的实践过程中,要灵活变通,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不能囿于既有的范式。

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互联网+”时代,我国数字经济的总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消费也随之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对‌‌数字文化消费的引导应处理好六对关系:‌‌一是产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互相赋能,‌‌坚持正向价值引领和正确审美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二是在线消费与在场消费‌‌有机融合,‌‌发挥“‌‌在线”优势,‌‌大力发展云端消费,‌‌突出“在场”空间优势,扩大在场消费;‌‌三是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协同发展,‌‌推动居民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用数字经济驱动农村的现代化,积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质量;四是共性供给与个性需求双向发力,‌‌坚持用户至上,提供个性化服务,挖掘和激发‌‌潜在消费需求,‌‌提高文化供给长尾‌‌变现能力;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循环发展,‌‌提高中国文化‌‌在所在国适应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品牌;六是‌‌基础建设与营商环境双重保障,‌‌加大‌‌新基建支持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运用,‌‌改善新型文化消费环境。‌

新华文摘杂志社副社长刘仲翔介绍了《新华文摘》文化栏目的历史沿革和选稿要求,指出期刊与作者是学术共同体,大家共同努力,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由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社长、《理论月刊》副主编申华主持。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唐伟作总结讲话,他认为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高度聚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充满了厚重的时代责任感,显示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展示了敏锐的前瞻性,‌‌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专家们的支持和鼓励是刊物前进的动力,希望与会专家在今后能继续支持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和《理论月刊》杂志。

 (执笔:申华、杨幸、罗雨泽;审核:唐伟)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南楼3楼
邮编:430079
邮箱:nrcc2006@163.com
电话:027-6786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