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刘飞解读“仪式”:“不要看热闹,要去思考”
3月24日上午,合纵文化集团电影业执行董事、央视新媒体微电影频道MV音乐频道总监刘飞做客“现代社会的媒介化生活”核心通识课,在校史馆二楼报告厅进行了以“媒介与仪式”为主题的讲座。刘飞结合自身在传媒业打拼的经历,讲授了“仪式”的概念,并对之进行深入解读。
“十年前的作品不要看,五年前的作品参考参考,一年前的作品反思反思”,在谈到与合纵文化集团的合作时,刘飞表示传媒行业不能靠吃老本,“把作品变成商品,未来的路才会非常广”。因此他从传媒业转行进入文化创意业。
在谈到媒介与仪式时,刘飞认为“仪式是媒介的子集,是一种特殊的传递方式”。他指出,在研究仪式时先要对仪式有一个自己的概念,然后再去分析、解读别人的仪式,不能成为一个围观者。他在总结时说:“仪式是一种人为感知的时刻、一种集体游戏、一种诉求形式。”
他认为仪式有五个核心要素,分别是目的性、对象感、时间点、技术性和可执行力,“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五个要素就会让’仪式’流于’形式’”。以入党仪式为例,刘飞解读了入党仪式在听觉、视觉上给人的冲击,“让人有一种神圣感,一种一往无前的感觉”。他还以纳粹德国为例,分析了“夜间火把游行”和军乐、军服带来的洗脑式感召力。他另外谈到“布兰诗歌”对加强仪式感的作用,这是一种听觉上的震撼。
谈仪式的目的性时,刘飞举了苹果发布会的例子,即用简洁的视觉设计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他强调了仪式目的性的重要,又以阅兵为例来体现技术性在仪式中的作用,“只有把握好仪式中的技术性才能体现出阅兵的雄壮气势”。他继而分析了节日中的仪式,认为现在的节日仪式已被异化,“纯粹的形式代替了仪式”。
“你可以不知,但是不要蔑视它,要尊重它。”他提到,正如教堂礼拜一样,宗教中庄严的仪式让人肃然起敬,“我们要去了解这种形式,不要去看热闹,要去思考,要为我所用”。
刘飞另外介绍了自己的仪式设计作品“十月婚典”,这是一台“电视婚礼”节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渴求他人的关注,而电视是传达这种诉求的最好途径。“新闻的表现比新闻的发现更重要”,他指出,在仪式的进行过程中,可执行力比技术性更重要,以“十月婚典”为例,把活动的需求和商家的商业诉求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一种没有输家的仪式效果。
最后,刘飞表示虽然自己的职业变过很多次,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创意表达”。当创意表达空间受限时,他才会转变职业,而职业的转变在他看来只是手段与平台的转变,“平台只是无能者的寄居地,不要去寻找平台而是要去寻找发展才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