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天朗气清,11月2日上午9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承办的2017“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文化经济学中国论坛”于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如期开幕。出席此次开幕式的相关领导有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赵斌、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日万、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Ilde Rizzo、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赵令珍、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本次论坛也邀请了文化产业领域的国内外学界专家和华中师范大学多位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及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下设研究基地的成员,并特别邀请了来自荷兰、西班牙、丹麦、意大利等高校经济学领域的教授。
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教授主持,黄教授概括了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回顾了论坛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此次与会嘉宾代表。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首先致辞,代表学校党委行政送上诚挚问候和欢迎,他指出,当前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形势一片大好,本次论坛对于丰富和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致辞。李述永介绍,如今武汉正式迈向长江时代,未来武汉市的文化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市委市政府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扶持产业链,为文化产业供给优质内容,实施科技引领,借助科技的力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武汉市成功入选世界设计之都,每天不一样的武汉也会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接下来,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赵令珍致辞,她代表湖北省文物局祝贺此次峰会的顺利召开。她指出,面对当前武汉市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文物局将坚持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借助科技力量大力开展“互联网+”工作,开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产品,利用文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
之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经济和商业系教授,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Ilde Rizzo致辞,她指出,当下是文化经济学发展的机遇期,尽管文化经济层面存在多样性挑战,但各国共同追求本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经济层面的理念是相切合的。Rizzo教授对黄永林教授、胡惠林教授为国际文化经济交流所作的努力与贡献表示了感谢。她认为,文化经济学涵盖很广,是一个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文化经济学问题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可进行多角度的行为性、产业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最后Rizzo教授代表国际文化经济学会祝贺此次会议的召开,并期待双方的合作。
开幕式最后,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詹一虹正式宣读关于成立“中国文化国情研究中心”的批文。中国文化国情研究中心挂靠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由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惠林担任中心主任,旨在推进国内文化国情的深入研究。开幕式结束,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合影留念。
专家报告于10点30分正式开始,国际经济学会主席、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经济和商业系教授Rizzo首先进行了关于文化遗产主题的报告,她指出了现阶段文化遗产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谈及文化遗产的条目保护问题,同时认为地方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需要制定行为准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日万针对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特点与经验,并强调了人文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玉堂提出了现阶段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遗产的外展力度,对传播途径形式进行思考,提高文化担当和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国新以“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时空大数据及应用为题展开报告。在文化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应运而生,结合大数据的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和文化的时空特征,展示了“互联网+”文化时空大数据的特点及应用成果。
本届论坛还将设置三个分论坛,进一步对文化科技融合与特色文化产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遗产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国文化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集合文化产业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观点,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