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研讨会”在校举行


  “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研讨会”在校举行 

1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武汉市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持续两天,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三大主题展开了深刻交流,共同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3日下午,“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分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国新教授主持。

 

   首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邓小羊研究员做了主题报告,报告对民族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指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随后,邓小羊研究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的传承、保护以及采集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之后,来自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宗祖盼博士做了题为“工业4.0如何影响文化产业”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工业4.0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工业4.0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载体以及工业4.0可以重塑文化产业链,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制造业大步跨界文化产业成为可能。 

 

   紧接着,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张晓林主任做了题为“荆楚文在‘一带一路’的地位及作用”的发言,发言中张主任提到了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以及荆楚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实践、不足及对策。  

   最后,来自东南大学的代表秦璇博士和华中师范大学封永静硕士分别做了题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艺术及文化传承”、“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下国产网络剧的文化价值导向研究”的报告,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思想和充分发挥国产网络剧的文化价值导向作用。  

下午6点,“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分论坛圆满结束。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繁荣的灵魂。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紧紧抓住文化创新这个关键环节。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南楼3楼
邮编:430079
邮箱:nrcc2006@163.com
电话:027-6786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