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功进行消防演练
10月26日,国家文化产业中心进行了灭火、疏散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检查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职能组和相关人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职责、工作程序的熟悉程度,以及检验人员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灭、消防设施使用等情况,锻炼中心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通讯、救援等方面的能力,促进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中心积极响应学校的安全责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此次的灭火、疏散演练是便是一项成功的活动,提高了中心师生在突发火险面前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消防演练,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预案演练阶段和后期总结反思阶段三个主要阶段。
前期准备内容包括:(1)选定假想火灾事故现场。(2)提前通知场所内的所有员工,演练的范围、演练内容。全员参与并做好配合工作。(3)在建筑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正在消防演练”等标志牌, 或通过广播向群众公告演练信息,以防群众误会,引发恐慌。(4)对模拟火灾的演练,应落实火源及烟气的控制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预案演练阶段内容包括:(1)由消防安全责任人孙传明下达“假设中心313办公室发生初级火灾”的紧急信息。(2)313办公室的教师和助管同学及附近办公室、会议室和教室的师生,迅速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行动。要做到三个同时:(1)灭火:距起火点近的师生立即取用身边的灭火器迅速跑向假设起火部位,摆好灭火姿势,做好灭火准备;距室内消防栓近的师生迅速接好水带、水枪,并铺开水带跑向起火部位,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2)疏散:距安全出口近的员工立即跑向附近的疏散出口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现场师生通过最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3)报警: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师生迅速跑向附近的报警按钮、电话处,启动按钮或通过电话向“119”和消防中控室报警。
消防队员接警后,迅速向失火地点集结,并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1)灭火行动组:立即跑向假设起火部位现场增援灭火。到达现场后,就近启用室内消防栓,接好水带、水枪和铺好水带后,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2)疏散引导组:按照分工分别跑向其他楼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室内人员紧急疏散。(3)通讯联络组:了解火场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4)防护救护组:按照分工,抢险火场被困伤员及物资;负责场外警戒,维持现场秩序,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保证灭火工作顺利进行。(5)后勤保障组:按照分工负责保障灭火用水供应和其他灭火物资设施供应;负责灭火后的水、点、现场抢修、恢复等工作。
通过现场演练,中心消防安全责任人孙传明老师在下达假设部位发生初期火灾的紧急指令后,灭火第一战斗力量成功在30秒内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级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灭火第二战斗力量接到值班室发出的指令后,预计在2分钟内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级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
本次活动出彩之处在于,以评分的形式对整场演练进行评估和讲评。演练组织者或指定人员留守火灾(假设)现场,担任演练裁判,对有关人员、职能小组的演练动作、时间等情况进行有效性裁定和记录。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研究改进措施,并对灭火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表彰。